山阴县对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三定三评三挂”的“星级化”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励农村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为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奠定扎实基础。
“三定”设星,明方向压责任。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导向,明确评定标准,让书记干有方向。一是精细化确定考核内容。制定星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实施细则,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精神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纳入评星定级的主要内容,同时,明确年度考核、任职年限、表彰激励等量化定星指标,做到考有抓手、评有依据、定有标准。二是精准化评定依据。采取定量考核、组织评价、群众评议和奖励加分、惩罚减分方式,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年度履职情况进行打分,并形成“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评价意见。三是精确化定好星级等次。当年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的,定为二星级,“合格”等次的,定为一星级,“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次的,不定星级。截止目前,山阴县已对全县208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符合星级化初评条件的193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2023年星级初评,其中,15人未进行星级评定,评定为“不定星级”11人、“1星级”138人、“2星级”36人、“3星级”8人。
“三评”推星,看实绩树英雄。通过分级考评、逐级复核、结果公开,确保评星推星工作程序规范、公开透明。一是压实责任,做好“日常抽评”。乡镇党委通过查阅资料、民主测评、征求意见、实地观摩等方式,了解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开展真实状况,对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评价,进一步传导压力,夯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二是对标细则,做好“季度督评”。乡镇组建督导组,每季度开展一次督导考核。依据考核细则逐项对照,实地查看村级集体经济、村级民主管理、信访稳定等资料,对发现的问题当场反馈,印发督导整改通知单,明确整改时限,做到立行立改。三是整改落实,做好“总结述评”。对季度督导发现的问题紧盯不放,限期整改,针对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发现问题整改到位。充分采用季度督评排名情况,在年底开展述职评议大会,对全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排名,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三挂”争星,比干劲看实效。将星级评定结果与村党组织书记政治待遇、薪酬待遇、补贴待遇“三挂钩”,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一是挂政治待遇。对业绩突出、星级较高的村党组织书记,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列为“两优一先”表彰对象、选树为担当作为好支书,可采取业绩考核、面试、组织考察等方式,通过专项招聘纳入乡镇事业编制。二是挂薪酬待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的,发放绩效报酬的150%,“合格”等次的发放100%,“基本合格”等次的发放50%,“不合格”等次的不发放绩效报酬。对任期内星级较低的,由县委组织部进行诫勉、责令限期整改提升。三是挂补贴待遇。按照动态调整后星级等次差异化发放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补贴待遇,设定星级补贴,设置年度增星奖励,差异化缴纳养老保险,差异化发放离任补贴,最大限度激发争星进位、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头雁动力”。
图片文:姚俊芳
编辑:边志连
总编辑:闫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