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县委办驻下喇叭乡织女泉村工作队以“进百家门、知百家情、办百家事”为抓工作的主要思路,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带真情走访群众,用真心服务群众,入户了解群众诉求、化解村民纠纷,受到了该村干群的高度认可与赞扬。
一、真帮实住赢民心
刚驻村时,工作队第一时间精准掌握村情民意,坚持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走街串巷,进户了解,写好民情日志,记录村民诉求,整理汇总后再一一进行探讨,研究解决办法。比如孤寡老人挑水难就帮助其挑水上门,村民用辘轳打水就出资安装抽水器,村内老人理发不便就免费为其理发,年服务450人次,为其节约路费及理发费1.5万余元,村里农产品质量好销路差就利用各种方式助销农畜产品,累计助销金额达15万元,真正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发展产业惠民生
织女泉村地势高、气温低、光照足,工作队通过多方调研论证,在织女泉试种大接杏树苗。多次邀请种杏大户到村指导杏树栽培、修剪、嫁接等技术,对村民进行专业解答,为织女泉村打造优质杏园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宣传,带动有意愿的村民进行大力种植,预计每户可增收1000余元。同时,主动走出去招商引资,引进资金3万元在村西开发20多亩坡地,种植3万多株黄花,直接带动15户脱贫户及弱劳动力群体就近就业,为村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三、倾力办事解民忧
向县文旅局申请到一套音响设备,在村民闲暇期间,组织村民在村委会广场扭秧歌、跳广场舞;定期组织村民观看红色爱国电影,极大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寒暑假,工作队利用电脑免费开设学习班,组织村里中小学生通过教育云平台学习课本知识,学生受益良多;发现残疾村民就为其第一时间联系办理残疾证和相应补贴,得知脱贫户因患病有返贫致贫风险就为其办理报销、申请救助、安排工作,真正消除了他们返贫致贫的风险,有就业需求的6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去年以来为村民申请稳岗就业、教育扶贫、政策救助等政策性资金达13万余元。
县委办工作队时刻秉持“群众事无小事”原则,履职尽责、扎实奋斗,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村庄院落、房前屋后,和村民融为一体,打成一片,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从点滴小事切实解决了村民实际生产生活困难,提升了群众的认可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帮扶效果。
(文:张文忠)
来源:县委办
编辑:边志连
总编辑:闫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