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天军委员:
您提出的《“四力”同发助力“空壳村”破壳展新颜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发展光伏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2022年,县乡村振兴局投入1183万元新建一堵墙村屋顶光伏等18个产业项目,用于稳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加大金融帮扶,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截止6月底,为502户脱贫户发放小额贷款2365.14万元,完成省局下达1-6月份任务(2325万元)的101.7%,完成年度任务的61%,拨付一、二季度小额贷款贴息53.98万元,支持脱贫群众自主发展产业,增加经营收入,确保了金融帮扶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三、健全人才机制,培养新村新型农民
(一)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山阴县关于建立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和产业发展促增收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山人社发[2022]27号),《山阴县人社局关于持续开展重点社区(村)充分就业帮扶行动的通知》、《山阴县2022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
(二)加强省校合作。与清华大学、北京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矿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9所高校签订技能服务人才框架协议,依托我县“山阴月嫂”、“山阴巧手”、“塞北小杂粮”等劳务品牌,输送高质量技能人才到高校就业,有助于为我县提供就业岗位,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达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的。截至目前,已向高校输送技能人才17人。
(三)强化技能培训。依托全县12个乡镇就业服务站,对有培训意愿的未就业人群就培训工种和培训时间进行了政策宣传和摸底调查,并根据创业不同发展阶段,对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各类适宜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宣讲活动,确保每一位劳动者能了解到政策,享受到政策。按照订单式项目制培训要求,对县域内的各类企业进行电话调查,询问企业的培训要求,并与培训机构进行沟通,就培训方式和工种进行探讨,为顺利开展工作打好基础。积极与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的十余家省外人力资源机构进行对接,将农民工到省外就业作为今年工作重点,采取先培训再输出就业的工作方式,计划开展职业道德、职业指导,政策法规、劳动维权,人际交流等培训和山西省情、务工地市情以及山西驻外劳务服务工作站等情况介绍,让农民工放下心理包袱,把勤劳致富的观念植根于心,更好的融入到外出就业的大集体中,做到走出一人,留住一人。截至目前已通过面授、电话、网络等方式向200余名各类劳动者开展了职业指导、政策法规等方面宣传,并已开展一期企业在岗职工培训。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遇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县政府社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