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县人民政府

2021年山阴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4-30 来源: 山阴县人民政府

  —— 2021年4月14日在山阴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县长  高瑞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三篇光辉文献”和对右玉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迎接挑战中砥砺奋进,“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与“十二五”末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由139亿元增加到151亿元,年均增长3.3%,人均突破1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4.8亿元提高到39.2亿元,年均增长2.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8964元提高到38024元,年均增长5.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395元提高到19476元,年均增长7.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60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3倍。县域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省10强,先后荣获“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县”等称号。

  脱贫攻坚取得决战完胜。牢固树立“军令状”和“交总账”意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决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82名农村第一书记、693名驻村工作队员、2900多名结对帮扶干部下沉一线精准扶贫,84名扶贫干部受到省市表彰,骏宝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五年来,举全县之力,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3亿元,实施“八大工程二十个专项行动”,3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94户1530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圆满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山阴贫困县一举摘帽。

  经济转型基础不断夯实。大力实施“稳煤促新”战略,改造提升传统煤电产业,建成二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13座,淘汰落后产能120万吨,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5.7%;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28万千瓦,新增风电、光电31.9万千瓦,新能源占比达到38.8%。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引进煤基、钙基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项目,玉竹、超牌等项目建成投产,锦晔、恒登等项目开工建设,煤矸石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41.7%。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电商平台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发展动力活力明显增强。开发区“三制”改革全面完成,“三化”改革有序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和管运分离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产出强度达到238.4万元/亩,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中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更加明显。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大用户直供电企业达到82家,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5600万元。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认定。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杂粮、活性炭等优势产品出口量逐年增大,对外出口年均增长16%。

  农业产业优势不断彰显。大力实施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区战略,连续11年粮食产量达到5亿斤以上,跨入全国产粮大县行列。牧草种植面积从“十二五”末的14万亩扩大到20万亩,奶牛存栏、鲜奶产量、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3项指标多年稳居全省第一,全省畜牧强县地位更加稳固。强力推进有机旱作农业,渗水地膜旱地谷子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省市“513”龙头企业增至44家,“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51个,被确定为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成功举办全国旱作节水技术培训现场会、全省粮食产业经验交流现场会、全省农机现场会等。荣获“中国富硒小米之乡”称号,山阴农产品知名度不断扩大。

  城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完成世纪大道、集白线等14条路网工程,韩原线山阴动车站建成运营;新建改建县乡村道路543公里,县乡公交线路由23条增加到35条。县城集中供热面积扩大到570万平方米,覆盖率达到72%,煤改气用户达到9800户。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43个村实现了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3个建制镇21个村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完成农村改厕8000多户,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51个。

  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大力实施生态绿化工程,累计造林9.7万亩。积极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十二五”末的6.8下降到5.3。持续开展桑干河“清河行动”,累计投入资金8.2亿元,城镇污水排放由二级A标准提升为地表水Ⅴ类,河头、南湛两个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大力实施西山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荣获“全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搬迁安置工作先进县”称号。

  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教育、医疗、保障救助等民生重点领域累计支出9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启动实施振兴山阴教育五年行动,新建职教中心投入运行,公开招聘教师154名,师资队伍更趋优化,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获得“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县级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建人民医院搬迁运营,中医院住院楼、门诊楼建成并投入使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零”单位创建成效明显。军民融合进一步深化,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称号。

  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依法行政,厉行勤俭节约,保民生、保运转、保刚性支出,“三公”经费年均降幅13.2%,政府债务稳定控制在警戒线内,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89件,政协委员提案451件。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一枚印章管审批”全面启动。严格执行“13710”工作制度,办理督办事项194件,办结率100%。

  此外,国防动员、民族宗教、新闻出版、史志档案、外事侨务、人民防空、气象地震、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都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2020年是我县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也是拼搏进取、收获满满的一年。特别是县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以来,县委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凝心聚力、靶向施策,全面提振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一年来,紧紧围绕打造“灵秀古城”、建设“新韵山阴”战略目标,全县上下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落实同步,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全面开启“率先蹚新路、转型出雏型”的新征程。

  一年来,我们共克时艰战疫情,疫情防控展现新担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实现了零疑似病例、零确诊病例“双零”目标。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特别是全国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关键时候,率先对两座煤矿进行复工复产验收,保障了周边省市的电力供应,派出3名医护人员逆行武汉支援抗疫,体现出山阴担当。高规格召开了第三个“中国医师节”暨第一届“山阴好医师奖”表彰大会,隆重表彰5个疫情防控先进集体、20名一线人员,弘扬了尊医重卫的时代风尚。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围绕争先进位,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统筹调度,顶住了下行压力。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1亿元,同比增长6.6%,位居全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9%,位居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6亿元,同比增长33.7%,位居全市第一;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3亿元,位居全市第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024元、19476元,位居全市第三和第一。

  一年来,我们坚持不懈补短板,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全面实施“两下两进两拆双修”专项整治行动,打好“九场硬仗”,完成强弱电管线、移动光缆下地25.6公里,广告下墙1100块,小街小巷改造及破损路面修复和修补17条,新划机动车停车位1600个。府东街跨线立交桥、西二环等建成通车,打通了县城“主动脉”,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新增县城供水输水线28公里,新建备用储水池两座,日均供水量达1.7万方,实现输水线“双管”运行和供电线路“双回路”,有效解决县城经常停水问题,县城形象大为改观,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一年来,我们持之以恒治污染,空气质量得到新改善。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实施8个城中村清洁能源集中供热改造工程,建设管网72公里、换热站12个,新增县城集中供热面积90万平方米,覆盖居民6129户。在农村地区推广“环保炉具+洁净煤”取暖试点609户,配送置换清洁煤1.2万吨。全年二级以上空气质量达标268天,综合质量指数5.3,同比下降4.5%。

  一年来,我们千方百计惠民生,幸福指数有了新提升。始终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城镇新增就业303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147人,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荣获“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县”称号。倾心倾力发展教育事业,设立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募集基金900万元,拿出300万元对山阴一中高考做出特别贡献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336人,600分以上14人,创近年来新高,全县外出就读学生回流人数大幅提高,共回流中小学生300余人,这是家长和学生对山阴教育重拾信心的体现。招考事业单位、卫生技术人员89名,招聘社群健康助理员226名、专职网格员150名。成功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典型16个、市级先进典型80个,被评为全市“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县”。送戏下乡167场,“农家书屋”发放图书1.5万册,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一年来,我们蹄疾步稳抓改革,各项事业迸发新活力。行政区划调整圆满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增量配电等重点改革事项取得重大突破。国企国资改革步伐加快,“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任务基本完成。规上企业技术创新实现全覆盖。深化“小切口、大纵深”工作流程改革,体制更加完善,机制更加顺畅,广大干部群众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蔚然成风。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驻县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山阴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主导产业畸重,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占比较低,三产服务业优势不明显,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创新驱动力不足,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较为突出;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不高,营商环境不优,招商氛围不浓,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成要素集聚优势;环境容量有限,污染防治和生态环保任务繁重;公共服务欠账较多,民生支出压力较大;一些职能部门管理不科学、不规范、不精细,效能不高,一些干部工作标准低,执行力不强,服务意识、担当精神、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资源型经济转型出雏型的关键期,也是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科学研判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推动全县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三篇光辉文献”和对右玉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经济与生态、城镇与乡村、发展与安全,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围绕市委“123321”工作思路和市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推进“六新”突破,推动“三区”协同,打造“灵秀古城”、建设“新韵山阴”,确保“十四五”转型出雏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开好局、起好步。

  根据中央精神及省、市决策部署,按照《中共山阴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我们编制了《山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О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已印发大会审议。这里,我着重从四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关于奋斗目标: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四五”期间,我县转型发展要取得战略性、决定性成果,经济总量和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在省、市排名争先进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创新局面,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00家。支撑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创新生态持续优化,能源革命取得新成效,开发区改革增添新活力,“六新”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0%左右。各类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下达任务。通过持续努力,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人民生活、开放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

  关于主攻方向:“十四五”时期,要始终坚持把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把创新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围绕开放下苦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围绕打造北部能源革命先行区、中部产城融合样板区、南部文旅康养度假区“三个主体功能区”,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新材料制造基地、富硒功能食品加工基地、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商贸会展基地、旅游康养度假基地、长城文化展示基地、户外体育运动基地“九大基地”这一战略核心,坚定不移走好“五条新路”。一是坚持创新为上,走产业强县之路。加快形成以创新引领的发展模式、产业体系和经济业态。二是坚持统筹为重,走城乡一体之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三是坚持环境为基,走绿色发展之路。构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体系,让空气清新、河道清澈、乡村清洁、县城清爽成为常态。四是坚持开放为先,走扩大开放之路。主动融入京津冀、雄安新区、长三角等国家开放发展大格局,积极融入黄河金三角,依托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建设,扩大对外开放新领域,全面提升经济外向度。五是坚持民生为本,走共建共享之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扎实的工作举措,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关于发展支撑:推动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必须强化“五大支撑”。一是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发挥交汇四方的路网交通枢纽功能,补齐水网、电网、气网、地下管网、互联网等短板,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强化人才队伍支撑。加强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升专业型技能型科技型人才的规模和水平,打造科研团队、研发中心、技能品牌,让人才在高质量转型发展实践中发挥牵引作用。三是强化发展环境支撑。坚持“三对”标准,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增强“洼地”效应,主动向上要政策、争资金、跑项目,让更多高端要素和优质资源流入山阴,扩大山阴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强化精神文化支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强大正能量。五是强化改革创新支撑。把改革作为破解难题的关键一招,细化落实具体改革措施,促进系统改革走深走实,增强发展动力。

  关于发展的落脚点和保障: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高品质生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落脚点,统筹推进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卫生、养老等各项事业,打造教育、医疗、康养“三个副中心”,不断完善“一老一小一青壮”人的全生命周期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城乡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坚持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深入推进“三零”单位创建和平安山阴、法治山阴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把山阴的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基础上,实现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

  各位代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新征程已经开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О三五年远景目标,是全县人民的热切期盼,是我们肩负的光荣使命。我们要统筹处理好抓当前与谋长远、增后劲的关系,抓速度与调结构、促转型的关系,抓经济与保生态、惠民生的关系,勇立潮头、顺应大势,锚定目标、励精图治,把“十四五”规划的美好愿景变成壮丽实景!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力争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成绩,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其他各项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各位代表!刚刚闭幕的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立足山阴县情,鲜明提出了打造“灵秀古城”、建设“新韵山阴”战略目标,确立了“打造三个主体功能区、建设九大基地”的战略核心,描绘了今后五年发展的“规划图”。县政府将不折不扣落实县委决策部署,切实把“规划图”变为“施工图”,实行挂图作战,当好施工队长,抓好工作落实,坚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我们将重点实施“八大行动”:

  (一)聚焦转型发展,实施产业提质行动。围绕县委“坚定不移走产业强县之路”的部署,坚持转型为纲,推进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工程,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煤电产业。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年内水泉煤业和朱和咀煤业2座智能化矿井建成投产。围绕全市“十百千亿”工程,积极推进2×100万千瓦晋北“风光火储输”一体化新能源项目,加快建设百亿级能源产业链,打造全省重要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清洁能源输出基地。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六新”突破,延伸煤基、钙基产业链条,做好煤矸石等固废综合利用文章,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新材料产业项目建设步伐,推动超牌高岭土三期、致德环保、智恒泰建材等项目建成投产;推动国炫高岭土、汉沣天然气煅烧煤矸石生产线等项目达产达效。加快发展能源互联网,推进新基建项目建设进度,完成基站170个,县城范围内5G信号全覆盖。

  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积极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支持社会兴办医养机构集团化、连锁化。启动新一轮汽车、家电和农机下乡活动,促进消费升级。大力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星级酒店和大型商业综合体,推动中图文旅农博城项目早日开工,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二)聚焦改革开放,实施创新提质行动。围绕县委“打造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强化争先进位,打造全省一流开发区。紧抓“三化三制”改革这一核心任务,面向市场引入专业化管理运营团队,进一步推动开发区运管分离。强化要素保障这一关键,加快“九通一平”建设步伐,实施东区路网、供热、管道燃气、110千伏变电站、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项目。抓住招商引资这一“牛鼻子”,实施“山才兴山”战略,举办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吸引人才回乡、项目回归、资源回流。用好考核评价这一“指挥棒”,高标准完成省定6项考核指标,积极开展比谋划储备、看项目质量,比招商引资、看签约落地,比开工建设、看工程进度,比服务水平、看满意指数“四比四看”和“三个一批”活动,力争开发区建设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强化重点改革,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补齐优化营商环境考核指标短板,引深“放管服效”改革,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跨部门行政执法衔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城发集团组建运营。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40条”,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年内新增3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1户“小巨人”企业,净增10户“小升规”企业。推进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加大农产品、活性炭出口力度,大力培育外贸主体。

  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培育创新生态。构建适应创新生态要求的人才、技术、平台等要素支撑,抓住人才驱动这一核心,落实省委人才新政12条和《山阴县建设人才强县激发创新活力的若干举措》,加大力度引进科技创业投资人、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积极对接中建集团新材料项目,支持煤基新材料实验室建设。组建成立山阴北京商会、太原商会等,搭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平台。

  (三)聚焦融合发展,实施文旅提质行动。围绕县委“打造南部文旅康养度假区”部署,以广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龙头,全方位融入我省“长城”旅游板块,全力推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体旅融合、康旅融合,强化基础配套,丰富产品业态,打响文旅品牌。

  高层次推进顶层设计,构建文旅发展框架。依托清华大学、中国长城学会等国内顶级智库机构,围绕“游山西、读历史”“长城博览在山西、精品揽要在朔州”“塞上广武三千年、长城两侧是故乡”打造文旅品牌,以新旧广武、明长城、汉墓群三大国宝级文物为中心,以加强历史文物遗址保护、阐释、展示为基础,丰富牧场、骑射、露营、民宿、采摘、研学、滑雪、越野等旅游业态,从长城军事、榷场商贸、边塞生活三个方面立体化再现边塞时空和家国情怀,全面建设长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长城边塞文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多渠道争取投资落地,推动文旅项目起步。积极争取上级投资,有效吸纳民间资本,推进旧广武历史文化名村、广武1段修缮和3段开发、长城旅游1号公路、国际标准滑雪场等重大项目建设。

  全方位打造文化精品,打响山阴文旅品牌。深入推进文明守望工程、文化记忆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民风教化工程。开展文艺精品创作、长城文创沙龙·广武论坛、长城文化旅游节、六月二十四传统庙会等系列活动,让更多的“山阴好人”“山阴好景”“山阴好物”“山阴好礼”走出山阴,誉满全国。

  (四)聚焦乡村振兴,实施“三农”提质行动。围绕县委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有效衔接。坚持“四个不摘”,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易返贫人口动态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国考、省考反馈问题整改成果,做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管好用好农业、生态、文旅、光伏、电商等扶贫项目资产,确保农民脱贫稳定可持续,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改善提升农业基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强化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提升,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完成农牧交错带桑干河灌区故驿片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4.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渗水地膜旱地谷子穴播技术和旱作节水技术,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守住112万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4.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突破6亿斤,持续巩固产粮大县地位。

  大力发展特优农业,促进农民富裕富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殷殷嘱托,立足出口标准,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打造现代化农业循环出口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富硒小米”品牌,杂粮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以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390座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培育1万亩红辣椒和优质马铃薯育种基地。补齐畜牧养殖、饲料加工、屠宰、冷链产业链条。推进古城5000头奶牛养殖场建设,完成10个奶牛养殖场升级改造,配套种植优质饲草20万亩。推动新大象养殖项目建成投产,打造全省生猪养殖大县。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农村宜居宜业。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四类,科学划分村庄类别,分类编制《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因地制宜加快补齐“路、水、暖、气、电、数、链、废”等基础设施短板,逐步实现农村和城市互联互通。统筹提高县乡村三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均衡配置、制度并轨。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按照“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要求,促进产城人文融合,真正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五)聚焦功能品质,实施城市提质行动。围绕县委“构建‘一核一带两翼’城市新格局”的目标,深入实施大县城战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坚持规划引领,绘好发展蓝图。围绕文化古城、宜居老城、生态新城、智慧县城“四城同创”,高起点、高标准、高站位编制国土空间等专项规划,着力提升城市现代化品位,加快与朔州同城化发展步伐,打造“山水之城”。

  注重扩容提质,建设宜居县城。围绕提升承载、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启动实施一批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县城新区建设。重点启动集大原高铁站前广场和进出站道路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健身步道与自行车赛道项目。稳妥推进老城改造升级。做好老城区改造规划,规划建设雨污分流项目,全面提升污水治理能力。规划建设集中供热扩容改造、供水设施管网改造等工程,全面提升供热供水能力。规划建设道路及周边绿化、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实现城景人文融合发展。全力完善交通路网。建好主干道,疏通微循环,加快推进“六横五纵”主干路网建设。规划建设政府街、虎山线入城道路项目。规划建设长城旅游路G208—胡峪口段、沿长城旅游路下疃东—胡峪口段、机场连接线等工程。

  发扬工匠精神,提升管理水平。坚持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理念,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构建常态化网格化管理体系,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推进“两下两进两拆双修”专项整治,继续打好城建“九场硬仗”。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做文明市民。规范交通秩序,全面整治私搭乱建、乱停乱放、马路市场等问题,坚决消除“脏乱差”现象。

  各位代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家园,是大家的共同期盼。我们将从点滴之处营造美感,从细微之处精心管理,让城市更整洁、更舒适、更美丽!

  (六)聚焦绿色发展,实施生态提质行动。围绕县委“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化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坚持源头减排、过程管控,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统筹推进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五管齐下”,实施清洁取暖、工业污染深度治理、锅炉综合整治、臭氧污染治理、清洁运输、违法排污清零整治等“六大工程”,县城建成区及周边地区清洁取暖实现全覆盖、川区谷地实现散煤清洁化替代。完成工业无组织排放源全封闭,做好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自查自纠工作。

  坚持五水同治、集约高效,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按照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措并举”,巩固“清河行动”成果,实施水生态修复,推进水污染治理,确保河头、南湛两个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违法排污口排查整治,重拳打击违法排放有害污水行为。开展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加强水资源监管,推动永定河山阴段治理项目,确保“一泓清水送北京”。

  坚持分类管理、规范处置,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应用,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做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和安全利用工作,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强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实施京津冀生态屏障绿化彩化财化工程,新增造林面积4万亩。扎实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及生态恢复治理,集中整治环保不达标的石料厂、矸石处理厂,大力实施“三区一地”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加大桑干河湿地生态修复保护,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

  坚持铁腕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对全县涉水、涉气、涉废的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进行专项执法,推进“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依法严厉打击偷排直排、超标排放、私挖滥采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联合惩戒,形成高压执法态势。

  (七)聚焦本质安全,实施安全提质行动。围绕县委“本质安全”的要求,坚持底线思维,把安全稳定贯穿全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阴。

  坚决守好疫情防控底线。慎终如始强化疫情防控常态化,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严把境外输入、高风险地区输入和冷链输入“三个关口”,强化专业流调、核酸检测、医疗救治“三支队伍”建设,从严从实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积极调运储存核酸检测试剂及新冠疫苗,高效有序推进重点人群检测和全民疫苗接种。

  坚决守好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铁的担当尽责、铁的手腕治患、铁的心肠问责、铁的办法治本“四铁”要求,落实“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和全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18条规定。扎实做好安全巡查和专项检查整治,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特别是法人单位董事长、总经理、实际控制人的法定职责和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和“一案双查”制度,严格落实“黑名单”和联合惩戒措施。加大对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危化品、食品和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力度,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科学有序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科学合理储备应急救灾物资,扎实做好应急、消防、救援等平台建设,建强配足应急救援队伍,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为“十四五”开局提供安全保障。

  坚决守好社会稳定底线。以深化“三零”单位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强化信访“控新治旧”和重复信访积案化解,做到减存量、遏增量、防变量。积极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继续巩固扫黑除恶成果,全面落实打防管控措施,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防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着力防范化解经济、社会、金融等领域重大风险,确保不越红线、不破底线。

  (八)聚焦群众期盼,实施民生提质行动。围绕县委“坚定不移走共建共享之路”的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作,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着力推进稳岗增收,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深入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持证率、就业率、增收率实现新突破。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搭建就业创业平台,拓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省外和赴日本等国际劳务输出,打造“山阴家政”“山阴保育”劳务品牌。

  着力破解突出问题,全力以赴发展教育。围绕打造全市教育副中心,从破解教学质量不高、教育品牌不响、名优教师

  匮乏、优质生源流失、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入手,多措并举、齐抓共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做强龙头。抓好山阴一中与山大附中、忻州一中、衡水中学等名校的对接,走出去学习引进先进教学管理理念,促进托管办学、合作办学,高薪引进聘用名优教师,打响教育品牌,提振教育信心,留住优质生源,形成“虹吸”效应。加大投入。足额预算办学经费,用好教育发展基金,落实教育突出贡献者和优秀学生重奖激励机制,评职晋级向一线教师倾斜,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强化管理。加大教师培训、教师交流和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完善校长、教师奖惩、评估、考核等管理机制,加强学校安全和教学设施建设,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优化布局。按照“就近就便服从就优”要求,坚持“控辍保学”底线,加快小学向乡镇集中、中学向县城集聚,建设职教中心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全面建设健康山阴。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加强医共体建设,坚持三医联动,推进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力争基层就诊率达到60%,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加强医疗集团建设,推进县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病区)改造项目。实施“名医”引进工程,提高医疗综合实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做好承办省运会羽毛球比赛筹备工作。

  着力完善制度体系,坚决筑牢社会保障。全力提升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人员全覆盖,落实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政策。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强化现有养老、孤儿、康养等机构的规范治理,做好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社会救助等工作,关心关爱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群体。推进殡仪馆、公墓规划选址和公益性公墓等殡葬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今年县政府在落实好省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基础上,再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一是新建县城集中供热隔压站1座,集中供热面积可增加250万平方米,解决供热不均衡问题;二是实施县城供水设施建设及管网改造工程,使县城供水更加稳定;三是规范幼儿园管理,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到55%以上,缓解适龄儿童入园压力;四是实施垃圾处理厂改扩建工程,提升城乡垃圾处理能力;五是推进6个“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六是合理利用县城空地规划3处停车场,节假日和重点时段沿街单位向公众开放停车位;七是在县城主要街道和重点路段规划建设10座公厕;八是建设一处农贸批发市场;九是旧体育场向市民开放,提供健身场所;十是改造西二环道路。

  各位代表!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不渝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把群众最关心的大事做实、小事做细,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全力建设“六型”政府。

  (一)守正干事,建设忠诚型政府。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讲政治、讲团结、讲协作贯穿政府工作方方面面,坚定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决维护县委权威,形成大家一条心、一个调、一股劲共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齐心协力把山阴的事情办好。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学党史、悟思想”践行到政府系统“办实事、开新局”中,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绝对忠诚。

  (二)为民干事,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更多精力、更多财力投向民生,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坚持重大决策问计于民,设立社情民意服务中心,及时收集回应群众建议意见,承办做好民生事务,用工作的辛苦指数、绩效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让老百姓的腰包一年更比一年鼓,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幸福感一年更比一年强。

  (三)规范干事,建设法治型政府。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新建行政决策服务中心,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五大程序”,依法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推动政府工作更加规范、更加透明。用好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在政府部门设立专门内审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热点,确保政府工作在法制的轨道上、制度的框架内运行,让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法律的审查和历史的检验。

  (四)履责干事,建设担当型政府。牢固树立“不为不干找理由,只为干成想办法”的担当意识,强化抓落实的关键是要有解决方案,实行重点工作“建账、理账、对账、交账、算账”闭环管理。健全完善兑现激励机制,引导干部走到招商引资的最前沿,沉到项目建设第一线,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山阴。

  (五)务实干事,建设效能型政府。强化“13710”工作制度刚性约束,将重点工程项目、招商引资项目、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平台管理,紧盯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见人见事、见根见果,抓细抓小、抓紧抓实。健全“领导干部包联服务企业、行政许可全程代办、生产过程一对一服务”制度。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在政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努力营造“六最”营商环境。

  (六)干净干事,建设廉洁型政府。自觉扛起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在山阴县开展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的工作方案》要求,深刻汲取教训,深化标本兼治,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引领保障转型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监督管理,压缩设租寻租空间,防止权力滥用,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强审计监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实行审计全覆盖。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各位代表!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坚强领导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夙夜在公、狠抓落实,为全力打造“灵秀古城”、建设“新韵山阴”,奋力谱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崭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山阴县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349-7071273
晋ICP备08002782号 网站识别码:1406210001 晋公网安备 14062102000011号